瑞士温特图尔,2019年2月 —— 基础设施在不断老化,同时,交通量也在不断飙升。这会造成一个危险局面,但是适当的技术至少可以降低风险。一方面,振动测量提供有关桥梁真实状态的有价值数据;另一方面,动态称重(WIM)系统可以收集全面的通行车辆载荷应力数据,并在适当的时候限制超载车通行。
2018年夏,意大利热那亚附近的莫兰迪桥坍塌。这座四车道的高架桥是一条交通繁忙的主干道A10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。这场事故发生在欧洲中心地带,造成43人死亡,甚至到今天,该事故的原因仍未准确查明。是归咎于设计差错?还是归咎于维护不够?最关键的是,是否原本可以预防该事故的发生?如果可以,如何预防?我们只有等意大利当局的官方调查报告出来之后,方可对这些问题作出可靠的回答。
事实上,公路桥梁涉及的基础设施问题不仅极其复杂,而且又相互关联。热那亚事故仅仅是冰山一角,许多其他桥梁也发生了坍塌,但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引起公众关注。例如,仅在美国,就有578,000 座公路桥梁,其中大多数是在二战后不久修建的,平均使用寿命约为70年。德国也存在类似情况,几十年来,专家们一直在不断地提出警告,越来越多的桥梁正在达到其临界年限或者需要修复。如何对这些桥梁结构实施高效监控?如何适当确定维护目标?如何确保使用者的安全获得最大保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