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如今商业动力飞行风头无两,但在 “航空先驱(Otto Lilienthal)之乡” 德国,滑翔运动的悠久传统从未中断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遍布全国的 “Akafliegs”(德语 “akademische Segelflugvereine” 的缩写,即 “学术滑翔俱乐部”),它们为学生和青年工程师提供了独特的实践平台。在这里,他们不仅能在空气动力学、飞机设计、航空器维护等多个领域积累极其宝贵的实操经验,还能以优惠价格考取滑翔机飞行执照、参与竞赛,甚至挑战特技飞行。
作为历史悠久且项目雄心勃勃的组织,慕尼黑学术滑翔俱乐部成立于 1924 年(时值《凡尔赛条约》禁止德国发展动力飞行),现有约 40 名成员(学生及校友)。从位于慕尼黑以南 20 公里科尼格斯多夫(Königsdorf)的机场出发,他们执飞环绕巴伐利亚首府的单程或往返航班,亦会飞向邻近的阿尔卑斯山区 —— 那里堪称飞行胜地。此外,俱乐部还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建筑公司合作,重点依托加兴(Garching)的产品开发与轻量化设计实验室(LPL)开展工作。该俱乐部打造的众多航空器已成为行业标杆,至今仍在服役,例如 2000 年的 Mü-30 “Schlacro” 动力拖曳机 / 特技飞机,以及 1983 年首飞的 Mü-28(史上最快滑翔机之一,最高允许速度 380 公里 / 小时)。